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台灣桃園)]

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台灣桃園)]

國立中央大學(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簡稱中大,是一所坐落於中國台灣桃園市的綜合研究型公立大學,為桃園地區最具聲譽之學術、科學研究及學術網際網路之頂尖大學,是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五年五百億計畫”補助的十二所學校之一、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選定之七所研究型大學之一。 台灣中央大學辦學源頭可追溯於公元258年(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學,近代前身為1915年在南京成立的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62年,在台以“復校”名義重建,成立“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1968年,改稱“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1979年7月,復名為“國立中央大學”。 截至2015年11月,台灣中央大學占地面積達62公頃;共有教職員工約650人,學生約12000人,其中本科生與研究生比例約1:1;共設有8所學院,22個學系和54個研究所。

歷史沿革

•三江師範學堂

中央大學校本部空照圖 中央大學校本部空照圖

1902年5月,張之洞與其好友、時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一起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開始籌建三江師範學堂。教員一部分聘請中國學者,另一部分則從日本聘來,開了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

1903年,張之洞會同榮慶、張百熙擬定“奏定學堂章程”,此即為中國第一部政府頒布並實施的近代學制——“癸卯學制”,此法採用日本學制,分為普通教育、師範教育及實業教育三大系統。其中,普通教育分為三段六級,三段依次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六級則為初等國小堂、高等國小堂、中學堂、高等學堂、大學堂以及通儒院(即今台灣高教系統之研究所)。師範教育分為優級、初級二等。初級師範學堂招收高等國小堂之畢業生,畢業後可任教於高等及初等國小堂;優級師範學堂則招收初級師範及普通中學堂之畢業生,畢業後可任中學教員。

三江師範學堂開辦之初受限於學生來源,故先辦速成科及初級師範本科。1904年冬,學堂正式對外招生,計有最速成科(修業一年)58名,速成科(修業二年)20名,入學就讀。

•兩江師範學堂

三江師範學堂開辦之後,因清廷限制江寧藩司鑄銅元數額,加上銅貴錢賤,致使江寧藩司收入銳減,不能按時撥足學堂經費;而安徽、江西兩省的協款又屢不撥付,造成學校經濟常陷困境。及後,江寧士紳不滿江西省不撥付協款,故而提議減少或取消江西籍學生名額,因而引發爭端。

1906年,兩江總督周馥將學堂改名“兩江優級師範學堂”,希冀以總督之名“兩江”弭平紛爭,至此,經費問題猶存,學堂更名卻已成定局。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

初期,兩江優級師範學堂設有速成科、初級師範本科、優級師範本科之公共科。

1907年10月,設立優級本科之理化數學部、博物農學部和圖畫手工三個選科,另外招考歷史地理的預科及補習科學生,原初設立的初級師範本科,於學生畢業後便停止招生。

1910年3月,學堂增設地理歷史部與國文外國語部,並將理化數學部改為數學物理化學部,博物農學部改為農學博物部,共有四部。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學堂師生員工因戰亂而離散,僅留少數員工保護校產,學堂停辦。

1913年6月,“二次革命”爆發,南京為南北軍交戰必爭之地,亂兵土匪乘隙而入,學堂職工為保護校產而殞職,校產遭掠蕩然無存。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4年,興學之風漸起,礙於師資缺乏,江蘇第二師範學校校長賈豐臻聯合各界上書教育部及省公署,呈請設立高等師範學校。

1914年8月30日,獲得江蘇巡按使(省長)韓國鈞首肯,批准成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並命教育司長江謙為創校校長,於兩江師範學堂原址勘察籌備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範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範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15年,設立中國第一個體育科,為中國高等體育教育的開端。

1917年,設立商科,並增設附屬中國小,其相關事務由中國小主任參與校務會議討論之。

1918年10月,中國科學社設在南高師,主要成員多在南高、東大任教,他們多是將各自領域西方現代科學系統引入中國的先驅,因而南京高師被稱為 中國現代科學大本營”、“中國自然科學的發祥地”。

1919年,改國文部為國文史地部,理化部為數學理化部,英文專修科為英語部。

1919年12月17日,陶行知於校務會議上提出“規定女子旁聽法案”,增加女子升學管道。

1920年4月7日,郭秉文在校務會議上提出“建立南京大學”的建議,聯名致書教育部,“擬就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址及南洋勸業會舊址,建設南京大學,以宏造就”,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一提議並沒有獲得當時教育部門的批准。

1920年夏天,南高師舉辦女子入學招生,並且聯合北京大學一起行動。

•國立東南大學

五四運動後,中國教育聯合會屢次在會議上呼籲“改高師為大學”。此時,郭秉文認為大學科系遠比單一性質的師範學校來得多元完備,有利於學科互補與師資培育。

1920年12月7日,北京政府國務會議同意南高師籌建大學的提案,並正式定名為“國立東南大學”。

1921年,商科遷至上海擴充為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商學院。

1921年7月,教育部核准“東南大學組織大綱”,同年8月24日至26日,東大預科和南高師本科同時招生。

1921年11月,北京政府突然宣布,依舊製成立的高等師範學校應改稱師範大學,南高師名列其中。如此一來,原屬一體的南高師和東大被迫分為二校,郭秉文為此上書要求南高師併入東大。

1922年12月6日,南高師校評議會和東大教授聯席會共同通過《南京高等師範歸併東南大學辦法》 。

1923年7月3日,南高師行政會議議決“南高師正式併入“東南大學”,撤除南高師校名、校牌,所屬中國小改稱東大附屬中國小,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正式走入歷史。

1923年8月,因經費緊張,東大停辦工科,工科與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合組為河海工科大學。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

1927年4月,國民革命軍北伐至江蘇,東大被迫停課,師生因戰事四散,僅留部分職工看管學校,由文科主任盧錫榮維持校務。

1927年6月,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頒布大學區制,裁撤江蘇教育廳,更名教育行政院,明令江蘇境內專科以上學校,包括東南大學、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南京工業專門學校、蘇州工業專門學校、上海商業專門學校及南京農業學校等九校進行合併,組成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以紀念孫中山先生及北伐軍攻克的第四座歷史文化名城。

合併後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初設九個學院,即自然科學院、社會科學院、文學院、哲學院、教育學院、工學院、農學院、商學院、醫學院,以及附屬實驗學校。

•國立江蘇大學

學校更名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由於以中山大學命名的學校不只一處,造成公文傳送上的混淆,遂有改名之議。

1928年2月,大學院頒布165訓令,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改名為江蘇大學,由於校名前不加國立二字,學校師生因而反彈,他們認為這樣的更名“既不足以冠全國中心之學府,又不足以樹首都聲教之規模”。全校師生群情激憤,組成“改定校名請願團”,要求政府依照英國倫敦大學,法國巴黎大學等的做法,將校名改為“國立南京大學”,惟大學院堅持原議,引發學生不滿,不但罷課3天並拆下校牌。但國民政府執意要改江蘇大學,最後還是定名為江蘇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1928年4月24日,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大學委員會議決將江蘇大學改名中央大學,得加國立兩字,改名風波至此告息。

1928年5月1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張乃燕仍為校長。

1929年,大學區停止實行,中大擺脫管轄江蘇省高等、中國小及普通教育等繁雜事務,得以專注自身發展,院系再度進行調整,由原先八個學院減為六個。

1935年,當時的中大校長羅家倫鑒於中國急需醫護人才,於5月再度創設醫學院,聘請中央醫院內科主任戚壽南擔任院長。

1936年,中大成立理科研究所、農科研究所,翌年成立中大研究院,培育不少高等專門研究人才,同時附屬辦理幼稚園、附小、附中及國立牙醫專門學校。

1937年7月抗戰爆發,學校順利西遷入川,校址設在重慶沙磁區沙坪壩松林坡,史稱“重慶中央大學”。

1939年,潘菽、梁希、金善寶等知名教授在該校發起創立“自然科學座談會”。

1940年前後,該校學生先後創刊《太公報》和《大學新聞》。

1944年,自然科學座談會改建為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

194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自然科學座談會”改名為“九三座談會”,隨後更名為九三學社。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吳有訓出任校長。

1946年11月1日在京(當時南京的簡稱)開學。全校設文、法、理、農、工、醫、師範七個學院,為全國院系最全、規模最大的大學。

1958年,以源於該校的中國主要科學團體為基礎在北京組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1958年7月3日,台灣“行政院”通過由中大校友會捐資籌設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之申請。

中央大學族譜 中央大學族譜

1962年,在台“復校”,初期設址苗栗二坪山,成立“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戴運軌所長接掌校務,奠定學校發展基礎。

1968年5月18日,遷址中壢雙連坡,設定大學部,先行設立物理學系(分為物理及地球物理兩組)及大氣物理學系(分為氣象及高空物理兩組),校名則暫稱“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下轄地球物理研究所,核定招收新生140名,並參加1968年大專聯招。

1968年6月7日,國立中央大學54周年校慶在中壢新校區舉行。

1979年7月,正式復名為“國立中央大學” (大陸稱台灣中央大學),並聘請李新民為中大首任校長。

1989年6月,校內已有文理工管四學院、十三系、十三個研究所、九個博士班。

2002年3月,與台灣清華大學、台灣交通大學、台灣陽明大學簽約合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講究四校交流,資源共享。

2005年,獲選為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五年五百億計畫”補助的十二所學校之一。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15年11月,台灣中央大學共設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管理學院、諮詢電機學院、地球科學學院、客家學院、生醫理工學院等8個學院,22個學系。

學院下屬學系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英美語文學系、法國語文學系
理學院 物理學系、數學系、化學學系、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
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土木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
管理學院 企業管理學系、信息管理學系、財務金融學系、經濟學系
諮詢電機學院 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通訊工程學系
地球科學學院 地球科學學系、大氣科學學系
客家學院 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生醫理工學院 生命科學系、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
參考資料: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3月,台灣中央大學共有教職員工約650人,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四級,其職責為教學、研究、輔導及服務,其中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9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3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3人,台灣“國家講座 ”人選6人,台灣“總統”科學獎獲得者2人。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9人):伊林、黃鍔、李羅權、胡勝正、鄭錦全、林長壽、劉兆漢、於宗先、許倬雲

台灣“國家講座 ”人選(6人):王存國、馬國鳳、李光華、李弘謙、葉永烜、伊林

台灣“總統”科學獎獲得者(2人):李羅權、林長壽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3人):李羅權、劉兆漢、胡紀如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3人):劉立方、劉兆漢、黃鍔

學科建設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台灣中央大學共20個研究所開設有碩士班或者博士班;此外,該校的重點研究領域為環境與能源、複雜系統與電漿科學、光學與光電科技及諮詢套用,特色研究領域為人文與社會科學及生物醫學;並有地球科學、工程、電腦科學、物理、化學、材料等6個學科進入ESI(基礎科學指標)排行世界前1%。

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學科排名時間排名
化學工程2014年101-150
電機與電子工程2014年101-150
材料科學2014年101-150
藝術與人文 2011年 105
IT與工程 2011年 70
社會科學 2011年 81
自然科學 2011年 64
生命科學與醫學 2011年 117
參考資料:

教學建設

•教學模式

1997年1月24日,台灣中央大學與台灣交通大學、新竹清華大學及陽明大學共同成立“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四所學校發揮互補性及整合資源,推動教學資源整合。

四校共同開課與跨校選課,共享特色課程,推動跨校修讀博士學位及跨校轉系所,辦理聯合招生,教師在系統內交流;推動“超越未來─科技與社會經典系列講座”,以遠距教學方式授課,每堂課四校皆有教師參與討論,已開設“水資源:技術與生活政治”課程。

四校共同推動e化教學系統,建置開放式課程124門;共同開設通識教育課程,推動“文化研究”及“科技與社會”兩項人文社會領域之教學與研究整合。

通識教育課程列表
課程類型課程名稱
通識巡迴課程社會學的想像、網路資訊行為、醫藥、健康與生活
通識講座課程腦與學習、廣告學概論、美國政治、行銷管理、文化與音樂-聽見羅密歐與茱麗葉
參考資料:

•本科生培養

據學校網站2015年5月信息顯示,台灣中央大學為推動國際化學習及擴大學生視野,鼓勵並獎助學生出國進修所擬定之計畫,每年提供特定名額給予學生體驗國外生活。

•進修課程

英外華語:語言中心於每學期或每季開設英/外語推廣課程、華語基礎及研習課程,包含非學分班和學分班。

推廣教育:推廣教育設有各類學分班、藝文推廣、專業人員訓練班等課程。

環境教育: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教育訓練機構認證,具備專業師資及教研單位、開設豐富課程、涵蓋多元領域。

•通識教育

台灣中央大學核心通識課程分為核心必修與通識選修兩大部份,核心必修課程可以代表或反映一個知識領域的核心價值,具基礎性及核心性,是當代各類學術入門的基礎,可以促進不同領域之間的對話,此外,課程內容也與平日生活及當代議題緊扣,培養學生知識批判能力、知識統整能力及知識創新能力,如社會學、物理學、天文學、文學等。通識選修課程則屬於各學科中較整合或深入的進階深化課程,如性別議題、環境議題等通論。兩部分課程皆包含人文與思想、自然科學、套用科學、社會思潮與現象等四大領域,核心必修課程至少須修習3個領域,應修習之領域依各學系規定;其餘學分可自由修讀通識選修課程。

此外,為整合通識與專業課程,以達成教學資源整合、學術視野擴展、各知識領域有效連結之目標,設有性別教育學程、創意學程及STS學程,希望學生得以在專業課程以外,有機會涉獵以主題為導向的整合型學程。

對外交流

據學校網站2015年5月信息顯示,台灣中央大學已與159所台灣以外的高校簽署國際交流契約,包含交換學生、雙聯學位等合作形式,交換學生被中央大學稱為“西遊記”計畫。

區域國家/地區友好學校
北美洲 加拿大 謝布魯克大學、蒙特婁大學
美國 亞歷桑納州立大學、墨瑞州立大學、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華盛頓大學、亞歷桑納大學、愛荷華大學、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Manhattanville College、愛荷華州立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Bernardino、麻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
巴拿馬 拉丁美洲科技大學、巴拿馬科技大學、巴拿馬大學
亞洲 中國大陸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大學、重慶科技學院、浙江大學、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溫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長安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廈門大學、廈門理工學院、福建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貴州民族大學
中國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學院、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
印度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KIIT University
印度尼西亞 Brawijaya University、Institut Teknologi Sepuluh November、Politeknik Negeri Malang、日惹國立大學、UNIVERSITY of MUHAMMADIYAH PROF. DR . HAMKA、Syiah Kuala University
以色列 Tel Aviv University
日本 酸雨研究所、中央大學、千葉大學、廣島大學、北海道大學、京都大學、新潟大學、大阪市立大學、大阪府立大學、東海大學、東京工業大學、Ryukoku University, the 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早稻田大學、東北大學
韓國 中央大學、漢陽大學、國立濟州大學、國立江原大學、京畿大學、釜慶大學、淑明女子大學、黎花女子大學、崇實大學、韓國天主教大學、東國大學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國民大學、博特拉大學、馬來西亞理工大學、拉曼大學、馬來亞大學
菲律賓 Mindanao State University-Ilig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聖多托馬斯大學
新加坡 南洋理工商管學院
泰國 農業大學、那黎宣大學
越南 河內科技大學、越南社會科學研究院東北亞研究所、越南社科院中國研究所、越南社科院心理學院、農林大學、教育科大、太原大學、胡志明經濟大學、VNUHCM-University of Science, Ho Chi Minh City
歐洲 奧地利 上奧科技大學
比利時 自由大學、魯汶大學
捷克 巴爾杜比采、奧斯特拉瓦技術大學
法國 帕斯卡大學、馬賽中央理工、EIGSI La Rochelle Engineering School、國立土魯斯套用科學研究院、格勒諾布爾理工學院、傳播與跨文化管理學院、巴黎天主教學院、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巴黎第六大學海洋觀測所、貝爾福-蒙博里亞技術大學、法國里昂天主教大學、漢斯大學、法國科諾伯勒第一大學、里昂第二大學、法國蒙貝利耶第二大學、法國保羅·薩巴捷大學-土魯斯第三大學、法國普羅旺斯大學、楓舍孔泰大學、里摩日大學、特魯瓦特科技大學、巴黎第六大學、EDC Paris、n+I Network of Engineering Institutes、Cergy-Pontoise University、University De Versailles Saint-Quentin-En-Yvelines (UVSQ)、法國西巴黎大學巴黎十大
德國 德國卡斯魯爾套用科學大學、慕尼黑套用科技大學、亞琛、歐斯特法利亞套用科學大學、魏瑪包浩斯大學
俄羅斯 托姆斯克國立大學
西班牙 國立哈恩大學
瑞典 林雪平大學
瑞士 日內瓦大學
荷蘭 葛洛寧恩漢斯大學
土耳其 Hasan Kalyoncuu University
英國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埃布爾大學
大洋洲 澳大利亞 西悉尼大學、悉尼大學
參考資料:

社會評價

排名類型排名時間排名
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2014年18
QS亞洲大學前200名最佳大學2014年59
QS亞洲大學前200名最佳大學2012年53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亞洲大學排名 2012年1月 11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400強大學排名 2012年1月 351
全球高校網(4ICU)亞洲大學100強排名 2012年 42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全球院校12000強7月份排名 2011年7月 119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亞洲大學排名 2011年 10
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500強排名 2011年8月 401
QS亞洲大學200強排名 2011年4月 59
QS亞洲大學學術知名度排名 2011年4月 77
參考資料: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5年10月,中央大學共有54個研究所,校屬研究中心8個、1個聯合研究中心(下設7個研究中心)以及23個院級研究中心。

類型研究中心名稱
校屬研究中心 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光電科學研究中心、環境研究中心、通訊系統研究中心、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人文研究中心、數據分析方法研究中心、前瞻科技研究中心
聯合研究中心軟體研究中心、災害防治研究中心、學習科技研究中心、納米科技研究中心、生物科技與生醫工程中心、全球定位科學與套用研究中心、新世紀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心
文學院研究中心 視覺文化研究中心、琦君研究中心、套用倫理研究中心、文學院明清研究中心
理學院研究中心 探測器研發中心、數學與理論物理中心、複雜系統中心、薄膜技術研究中心
管理學院研究中心 管理學術研究中心、企業資源規劃中心、尤努斯社會企業中心
工學院研究中心 納米觸媒研究中心、能源研究中心、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橋樑工程研究中心、永續環境科技研究中心、界面科技研究中心、淨煤研究中心
資訊電機學院智慧晶片及系統研究中心
客家學院海外客家研究中心、公法與治理研究中心、社會暨政策科學研究中心
生醫理工學院 腦科學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

科研指標

台灣中央大學獲選台灣“教育部”5年500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歷次考評執行成果均“優”,為台灣高教界進步幅度最大、速度最快的大學之一。

•科研成果

專利技轉成果
年份 專利 技術移轉授權
申請數 核准數 一般技轉案 先期技轉案 技轉合計件數
件數 件數
2010 135 55 16 17 33
2011 173 59 14 18 32
2012 129 84 30 14 45
2013 116 112 14 7 21
2014 99 117 17 8 25
合計 1410 677 170 204 375
參考資料:
論文發表情況
年度 中央大學ISI系統收錄之歷年期刊論文發表統計
SCI SSCI AHCI TSSCI Nature and Science EI
2006 746 69 - 33 2 1091
2007 863 88 2 45 2 1269
2008 951 106 8 40 2 1327
2009 1022 120 12 44 2 1448
2010 1077 128 7 15 3 1435
2011 1038 150 4 9 5 1430
2012 1226 175 4 41 1 801
2013 1153 152 12 26 3 795
2014 1059 153 7 28 0 719
2015 775 93 9 - 7 514
信息截至2015年10月,參考資料:

•科研經費

年份 政府部門資助 企業委託/其他單位資助(產學/委訓計畫)
台灣“科技部”計畫 非台灣“科技部”計畫 基礎/環境建構
產學/學術/委訓 其他非產學/學術/委訓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件數 金額
2006 564 849799 289 399149 註:2002-2007年,此欄位數據包含在政府部門資助非科技部產學/學術/委訓計畫 221 265189
2007 573 853026 208 352346 252 385582
2008 604 935899 142 313323 71 51166 4 8239 237 359197
2009 623 1047719 179 430916 96 148183 5 8339 253 357080
2010 615 1146244 144 403579 147 116837 7 15358 228 349867
2011 693 1120624 185 539395 91 139974 4 5600 268 343651
2012 685 1158301 286 440420 103 139022 5 10971 250 325784
2013 694 1092011 290 528051 0 0 253 410170
2014 690 1279112 193 323215 0 0 311 505055
2015 272 472513 73 162984 0 0 159 264631
貨幣:新台幣,單位:千元
信息截至2015年5月,參考資料:

學術資源

•圖書館群

台灣中央大學圖書館包括總圖書館、中正圖書館與國鼎分館等3棟全部或部分空間。總圖書館地上8層,地下1層,內部可使用面積有4000餘平方米,閱覽席位計1156席,公用研究室17間;戲曲特色圖書室於中正圖書館,以收藏崑曲和台灣本土戲曲、音樂文物為主,為台灣的戲曲研究資料中心;數學系圖書室位於鴻經館,典藏數學專業性書刊。中正圖書館設有視聽資料室、備用書庫及K書中心。視聽資料室含大團體室、團體視聽小區及個人卡座等,總計154席次,提供電腦多媒體系統及相關視聽設備等服務;K書中心有閱覽席位148席。國鼎分館位於國鼎圖書資料館1樓及地下1樓,包含白樓特藏室及國鼎展示室,收藏傑出校友李國鼎先生相關圖書、文物、信函及研究台灣經濟發展之資料。

•學術期刊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套用倫理評論藝術學研究
電影欣賞學刊客家研究議藝份子
客家公共事務學報
參考資料: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主要刊登有關中外之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社會、文化等人文研究之學術論文。

《藝術學研究》 半年刊,創刊於2006年,由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發行,出版藝術史、藝術理論、視覺文化、音樂學領域的優良學術論文。

《電影欣賞學刊》主要刊登與電影相關之文本分析、文化研究、理論探討等中文相關學論文。

《客家公共事務學報》創刊於2010年7月,主要刊登有關公共事務、族群關係、客家研究、區域研究、全球客家發展等相關領域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理論或實證研究為主之研究論文、研究紀要與書評。

《議藝份子》創刊於1998年,主要刊登藝術史、藝術理論、視覺文化之研究,已收錄於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以及HyRead台灣全文資料庫。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

中央大學校徽 中央大學校徽

設計者:陳之佛教授

設計年份:1930年

說明:圖案正中央的牌樓門,是南京四牌樓二號學校雄偉的大門。向大門向里望去,是一座圓頂的大禮堂,涵義為全國最高學府,孕育人才的象徵。禮堂兩邊是城牆垛子,表示中央大學是建在六朝古都石頭城內。

校徽下端有數行水紋,表示學校設在長江之濱,學校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上溯到南朝宋文帝時,雷次宗建立四學(玄、儒、文、史四學),已是國家的最高學府,一直延續到現在。

•校訓

誠樸

誠樸二字,為行事做人之準則。誠者不欺,朴者無華,此宜為學校全體行政同仁共勉之。

誠:指對學問要有誠意,不以其為升官發財的途徑,不以其為取得文憑資格的工具。要知道從來成大功業,成大學問的人,莫不是備嘗艱辛,鍥而不捨地做出來的。

朴:質樸和樸實的意思。要體念“幾何學中無王者之路(捷徑)”這句話。須知一切學問之中皆無“王者之路”。崇實而用笨功,才能樹立起樸厚的學術氣象。

•校色

紫、金

紫、金二色,紫色象徵典雅、莊穆、高貴、浪漫,金色代表輝煌、光明、靈氣、智慧。紫、金兩字又合於南京學校所在欽天山龍蟠主脈鐘山之另名“紫金”。

•校歌

中大校歌 中大校歌

襟江枕海甲東南

作詞:汪東先生

譜曲:程懋筠先生

維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

陟升皇以臨睨兮,此實為天府之雄。

煥哉鬱郁兮文所鍾,宏我黌舍兮甲於南東。

干戈永戢,弦誦斯崇。百年樹人,鬱鬱蔥蔥。

廣博易良兮吳之風,以此為教兮四方來同。

歌詞背景釋義

地理上,黃河與長江是孕育中華文明的兩條臍帶;歷史上,北京與南京是中國南北兩大帝王都;文學上,詩經與楚辭是中國古典文學南北雙璧;學術上,北京的北大,南京的中大,是學界南北兩大重鎮。而楚辭首創者屈原,是中國第一位大詩人,其忠君愛國精神千古不死,影響著一代代學優則仕的讀書人;涅而不緇的皎潔人品,引領著一批批不隨波逐流的知識分子;他浪漫弘博富豔的詩人文采,更滋養著一個個懷抱夢想的文學心靈;於是,基於歷史人文蘊蓄下的自然,中大教授汪東先生,採用楚辭騷體詩的形式,以朗正飛揚的詩韻,寫出了中大的校歌。

因此,這樣的文學體式本身便是一種宣示:是對自身醇厚文化與特質的自覺;是對作育高風亮潔人才風骨的期許;是對優美文化傳統承先啟後的堅持;當然毋寧也是知識分子忠愛國家民族天性的自然流露。

校園精神

台灣中央大學以“松”為精神象徵,與台灣交通大學、台灣清華大學,並稱“松、竹、梅──歲寒三友”。占地六十餘公頃的校園中,蒼松數量居全台之冠,是校園內最珍貴的資產,走進中大,綠草如茵,蒼松成蔭,在壯麗巍峨的校門襯托下,充份展現了泱泱學府的氣度。

松之四季長青,屹立挺拔精神,不斷在中大延續,使得中大的校務發展蒸蒸日上,尤其南京母校歷經一千四百多年淬鍊的“六朝松”,更象徵了中大歷史源遠流長,蜚聲中外。

校園環境

中大十景

中央大學校園景色 中央大學校園景色

“中大路上”:中大路是從中大正門到中大門門樓(又稱中大凱旋門)的筆直大道。

“筆墨紙硯”:位於中大校門入口,由文房四寶寓意的四座建築構成的景觀。

“情人步道”:沿著環校公路的松林小徑,全長約1.5公里。

“綠草如茵”:中央校園大草坪。

“太極銅雕”:位於文學院旁的草坪正中央,象徵傳統文化。銅雕為朱銘大師之傑作。

“烏龜池畔”:位於男九舍前,烏龜池實為一小型噴水池。

“中大湖景”:仿大陸時期中大後湖玄武湖而建的玄武湖(常被稱中大湖)。

“百花川語”:百花川為橫貫中央校園的蜿蜒溪渠,因旁邊種有百種花草而得名。又有一說是溪旁的路上來往女生眾多而得名。

“松濤書閣”:中央大學總圖書館(含中正圖書館、國鼎圖書資料館、數學系分館)。

“女舍廣場”:女十四舍前廣場。

校園建築

秉文堂(地球科學院)——紀念前校長郭秉文

中正圖書館——紀念前校長,永久名譽校長蔣中正

志希館(管理學院)——紀念前校長羅家倫

鴻經館(數學系)——紀念前校長周鴻經

國鼎圖書資料館(經濟系)、國鼎研發大樓(光電系)——紀念前台灣“經濟部”部長、校友李國鼎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校長:周景揚

副校長:劉振榮、李光華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綦振瀛

歷任校長

•大陸時期

姓名任職時間備註
張乃燕 1927年-1930年
朱家驊 1930年-1931年
劉光華 1931年 代理
任鴻雋 1931年 代理,未就
段錫朋 1931年 代理
李四光 1931年 代理,未就
羅家倫 1932年-1941年
顧孟余 1941年-1943年
蔣中正 1943年-1944年
顧毓琇 1944年-1945年
吳有訓 1945年-1947年
周鴻經 1948年-1949年
參考資料:

•在台復校

姓名任職時間備註
戴運軌 1962年-1973年
李新民 1973年7月-1982年7月
余傳韜 1982年8月-1990年6月
劉兆漢 1990年6月-2003年2月
劉全生 2003年2月-2006年1月
李羅權 2006年2月-2008年5月
蔣偉寧 2008年5月-2009年1月 代理
2009年1月-2012年2月 兼任台灣“教育部"部長
劉振榮 2012年2月-2012年6月 代理
李誠 2012年6月- 代理

知名校友

軍政界
李國鼎政治家兼經濟學家,“中華民國”科技教父、“總統府”資政
陳啟天原中華民國經濟部部長、工商部部長、中國青年黨主席
畢季龍原聯合國副秘書長
謝啟美原聯合國副秘書長
陳慶瑜原中華民國“財政部”長、中國銀行董事長
周書楷原台灣“外交部”部長、駐美國“大使”
汪道淵原台灣“國防部”部長、“司法院”副院長
王作榮原台灣“監察院”院長、“考選部”部長
錢國成台灣“最高法院”院長
學術、教育界
伍獻文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林奈學會外籍會員
嚴濟慈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主席團執行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名譽主席
秦大鈞國立成功大學校長,中國航空研究院院長
凌純聲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廷以中央研究院院士
楊希震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周邦道中國醫藥學院院長
吳健雄物理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物理學會會長
柏實義空氣動力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耀滋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全美華人協會主席
虞兆中國立台灣大學校長,“中華民國”工程師學會理事長
芮逸夫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宗良中國文化學院院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校長、台灣“考試院”副院長
周法高中央研究院院士
田炳耕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張伯毅中央研究院院士
馮元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沈申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華盛頓科學院院士
易家訓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邢慕寰中央研究院院士
朱匯森台灣“教育部”部長、“國史館”“館長
黃彰健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國金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製造工程研究委員會主席
許靖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地中海科學院院士
王賡武香港大學校長、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主席
金俊燁高麗大學校長、韓國社會科學院院長
胡世楨中央研究院院士
艾世勛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文雄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伊林中央研究院院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